春意盎然的四月,平度市大田小学四二中队的队员们迎来了一场充满生机的劳动实践活动。在张鸿飞、姜在勇、孙立芹三位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校园劳动实践基地,亲手种下葱苗和各类农作物种子,在春泥与汗水中感受劳动的意义,开启了一场与春天对话的成长之旅。
快乐劳动时光
活动当天,中队辅导员张鸿飞老师以“春天的约定”为主题,为队员们讲解了春季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葱苗喜欢阳光和湿润的土壤,播种时要注意间距,就像队员之间要友好互助一样。”他一边示范如何松土、挖坑,一边将劳动教育与品德培养巧妙结合。
随后,辅导员孙立芹老师带领队员分组实践,手把手教孩子们用小铲子翻土、撒种、覆土,提醒大家:“种子埋得太深会‘憋坏’,太浅又容易被风吹走,做事要像种地一样讲究分寸。”

辅导员姜在勇老师则引导队员观察土壤湿度、记录种植日期,将科学探究融入劳动实践。队员们分工协作,有的清理石块,有的播撒种子,有的为葱苗浇水,田间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原来种葱苗这么有学问!我之前以为随便插根葱就行。”学生李杰一边扶正歪倒的葱苗,一边感叹。

活动中,队员们不仅学会了“浅埋深提”“种子不重叠”等种植技巧,更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劳。姜在勇老师特意叮嘱:“每天都要来观察,记录它们的变化。”一句句叮咛,让劳动实践成为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孙立芹老师还组织队员开展“猜猜我的种子能发芽吗?”趣味讨论,激发大家对生命成长的期待。
劳动助成长
此次劳动实践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种植技能,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力量。队员李春荣说:“我每天都会来看小葱苗,它长得比我的日记还快!”还有的队员表示:“今后会更珍惜粮食,因为每一棵菜都是土地和汗水换来的。”
三位辅导员老师表示,劳动教育不仅能培养队员们的动手能力,更能让他们懂得责任与坚持的意义。未来,班级还将持续开展植物观察日记、春日丰收节等活动,让劳动教育成为队员成长的“必修课”。
希望与梦想
一锹土,一桶水,一粒种,承载着希望与梦想。4月1日,大田小学四二中队的队员们在春风中播种希望,在劳动中向阳生长。这场特别的“春日课堂”,不仅让队员们体验了耕种的乐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自然、尊重劳动的种子,静待时光浇灌出成长的果实。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 通讯员 孙立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