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昆明4月14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4月12日,一列满载旅客的D887次列车从昆明南站驶向老挝万象。这条纵贯中南半岛的“黄金通道”——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迎来开行两周年。两年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累计发送旅客191万人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跨境旅客达48.7万人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以“100%始发正点率、99%终到正点率”的亮眼成绩,为促进中老两国人员往来、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注入了强劲动力。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刚刚从橄榄坝站驶出(央广网发 殷学合 摄)
跨境运输量质双跃升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以来,旅客出行保持旺盛需求,开行的第二年较第一年发送旅客增加44.3万人次,增长60.2%。为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国铁昆明局在保持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每天开行的基础上,将西双版纳至琅勃拉邦间国际旅客列车从每周开行4天加密至6天(除周三外),每趟旅客列车跨境旅客席位由初期250个增至390个,出入境人数从每天300人次增至最高1300人次。昆明南至万象国际旅客列车运行时间由开通初期的10小时30分压缩至9小时30分左右,压缩1小时;口岸通关时间由初期的90分钟压缩至最短50分钟,磨憨铁路口岸已成为外籍旅客入境中国云南的核心通道。

中老铁路普洱站迎来客流高峰(央广网发 杨永全 摄)
据悉,今年一季度,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已累计发送旅客32.2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达3570人次;其中跨境旅客8.5万人次,日均保持在900人次以上,最高日达1300人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为旅客跨境旅游、学习、经商等提供了极大便利。
“铁路+旅游”激活区域经济
中老铁路串联起昆明、西双版纳、琅勃拉邦、万象等旅游名城,朝发夕至的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极大方便了国际旅客游览沿线人文古迹和自然景区,催生了“坐着动车游老挝”“坐着动车游云南”文旅新业态,游客们上午在普洱茶园采茶,晚上就能到琅勃拉邦逛夜市。中老两国铁路部门与文旅部门深度联动,构建“铁路+旅游”融合发展立体网络,开通多条精品线路,并采用“国内旅游专列+国际旅客列车”的模式,组织跨境旅行团,带火了沿线景区、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消费增长35%以上,加速了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为沿线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中老铁路磨憨站(央广网记者 赵贝贝 摄)
随着中国免签政策红利释放,外籍游客来华热情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游客选择通过中老铁路前往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旅游。据悉,今年以来,东盟国家游客赴西双版纳的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5倍,其中泰国、马来西亚游客数量位列前茅,沿线酒店入住率稳定在85%以上,形成独具特色的跨境旅游经济圈。2025年春运磨憨口岸验放游客4.2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服务升级诠释“双向奔赴”
列车上,电子血压计、三语广播、跨境支付终端等设施彰显服务温度;餐吧推出傣味小排、“一路咖香”等特色餐食,让旅客用舌尖感受多元文化;为了满足不同国家和不同年龄层次旅客乘坐中老铁路旅客列车的支付需求,铁路部门在中老铁路沿线部分车站设置了国际旅客购票的“专门窗口”和POS支付终端,并在磨憨站布设ATM存取款机,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购票和支付便利。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穿行在热带雨林中(央广网发 杨永全 摄)
夜幕下,一列列动车组穿行在热带雨林间,车厢内中老两国旅客比邻而坐,咖啡与茶香交融。这条跨越山河的友谊之路,正书写着互联互通的新篇章。未来,中老铁路将持续优化运输组织,深化跨境协作,为区域繁荣注入更强动能。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