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宁乡市城郊街道罗宦社区的居民们正在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点,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生活物资。“小区垃圾回收,可以把废纸盒、塑料瓶这些可回收垃圾兑换成粮油、卫生纸等生活用品,又便利又能为绿色环保做贡献。”罗宦社区居民李新明高兴地说。

△城郊街道罗宦社区垃圾分类回收服务点内,居民们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物资
李新明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存折”,上面写着回收的垃圾种类和积分,每一次回收,志愿者都会负责地签上名字。硬纸盒、矿泉水瓶、食用油瓶、旧衣服都可以拿到服务点回收,明码标价。
这项不用出小区就能进行的垃圾回收服务,是宁乡市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探索之一。
“基层治理最怕资源碎片化。过去,街道的实践所、活动基地、广场商圈等各自为战,服务效能难以释放。为此,我们提出‘串点成带、聚能增效’的思路,打造‘一心多点、辐射全域’的文明实践矩阵。”宁乡市城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贺钊向记者介绍。
城郊街道把石泉垃圾换物超市、福临门垃圾分类服务点升级为“环保教育+资源循环”示范基地,居民拿废旧电池、纸箱就能兑换生活用品,去年累计回收各类垃圾10余吨,既培养了绿色生活习惯,又实现了资源循环;把五街国际广场、东沩广场等“人气高地”打造成“文明会客厅”,每周举办“家门口服务日”,提供社保办理、政策咨询、免费理发等20余项服务,去年累计服务群众1.2万人次;更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核心抓手,针对居民反映的停车难、路灯不亮等问题,累计解决民生实事87件,真正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群众“想得起、走得进、用得上”的暖心空间。
“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李贺钊说。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等方式收集需求,城郊街道为居民量身定制了三大类12个特色项目。
比如,爱泽郊扬志愿服务中心组建20支小分队,深入20多个小区开展“敲门行动”,累计为独居老人上门送餐和维修家电300余次,为残障人士提供法律援助10余场;“五老红”宣讲团的10位老同志,带着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改革历程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走进校园讲“思政课”、走进企业讲“奋斗史”,去年开展宣讲68场,听众超8000人;“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每周巡查沩水河,累计清理河道垃圾2吨,劝止违规垂钓30余次,环保志愿服务中队入驻福临门·名郡小区,建立“居民吹哨、志愿报到”机制,3天内解决了困扰居民半年的油烟扰民问题。

△4月11日,宁乡市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在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4月11日中午,记者跟随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专干周春雷与志愿者的脚步,感受了志愿者的送餐服务。中午12点,志愿者们来到爱心餐饮店拿到餐品,步行经过几个狭窄的巷道,赶在饭点前把餐品送到老人手中。

△志愿者上门送爱心餐
“我们联动周边的餐饮店,为困难家庭减免餐费,志愿者们每天轮班,提供免费送餐服务。目前我们一天大概送餐30多份。”周春雷说。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城郊街道积极探索创新,以“文明实践+”为核心,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强化引领,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街区,推动文明实践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被评为湖南省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长沙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宁乡市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五星级示范)。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