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张昕宇法官成功调解一起姑侄间的借贷纠纷案件,以司法温情化解家庭矛盾,促进亲情修复,充分展现了法院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注重社会和谐的积极作为。
案件缘起于家庭内部的资金往来。2023年侄女因家庭装修需要,和姑姑、姑父借了6万元。然而,侄女家庭突遭变故,导致借款迟迟未能归还。双方因还款时间产生分歧,矛盾日益加深,最终姑姑、姑父无奈将侄女告上法庭。对于这样一起特殊的民间借贷纠纷,承办法官深知,简单的判决虽能解决法律争议,却可能让亲情荡然无存,因此她决定将调解作为首选方案。

在调解过程中,法官耐心倾听双方的心声,细致梳理事情的前因后果,并深入挖掘背后的情感纠葛。一方面,法官从法律角度向侄女明晰借款应当偿还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从亲情伦理角度出发,唤起姑姑、姑父和侄女对往日深厚亲情的回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彼此的难处。经过多次“背对背、面对面”调解,最终成功打开双方的心结。
姑父说:“法官,我们原本是亲戚,看她自己带个孩子比较可怜,现在欠我们钱拖着不还,我和她姑姑也没办法,着急用钱,跟她要好几次,她就说现在没钱,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
法官说:“我了解你侄女的情况,她确实很难一次性全部还款,我也知道您二位也确实着急用钱,你看这样行不行?被告先还一半,解你们燃眉之急,后面剩余的钱分期还给你们,双方各让一步,也别伤了亲情。”侄女意识到错误后,当庭偿还3万元,并承诺余下的3万元将分期偿还;姑父顾及亲情,对还款期限给予了充分理解和宽限,双方最终商定,剩余欠款共分10期在2026年1月前全部结清。至此,在法官不懈努力下,这起姑侄间的借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亲情的裂痕得以修复。
本案的成功调解集中彰显了龙潭法院秉持司法为民宗旨的司法实践。在处理民事纠纷过程中,法院既严格遵循法律规范,又注重兼顾社会效果,着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辩证统一。通过柔性司法手段妥善化解基层矛盾,既有效维护了家庭关系的和睦稳定,也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
编辑:李志刚
吉 林 省 媒体求助维权热线 请联系 李 主 任: 130 1938 8122 (微信同号)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 9819 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 2468 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 7867 1922(微信同号)
本头条号音频、视频及活动图文信息报道系「北极海新闻」独家制作,并享有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本平台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