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民张先生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遭遇。前不久,张先生回黄陂老家,在菜园摘菜后,晚上洗澡时意外摸到左侧腰部有个 “黑痣”,按压有痛感。凑近查看,竟发现是一只黑色小虫子。回忆白天经历,张先生推测可能是在蹲着摘菜时,虫子爬到了身上。

发现情况后,张先生让叔叔用镊子夹取虫子。然而,在操作过程中,虫子身体被拉断。这一状况令张先生惊慌不已,急忙前往医院求助。经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洪山院区综合外科主治医师李丘检查,确认张先生是被蜱虫咬伤,且蜱虫头部深深嵌入皮肤,周围皮肤已开始红肿。李丘医生表示:“如果不取出来,它的毒素会持续释放并扩散。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烧、呕吐、四肢酸痛等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

随后,李丘医生在局部麻醉下,小心翼翼地完整取出残留的蜱虫头部,并切除了周围红肿组织,以防蜱虫毒素进一步扩散。
医生介绍,每年四月起便进入蜱虫叮咬人的高发季节。李丘医生称:“每年我们都会接触到十几例,大概 10 到 20 例左右,春季尤为多发。因为春季大家都喜欢外出亲近大自然,去草地、看花,而蜱虫经过寒冬后,此时也最为活跃。”

医生特别提醒市民,在草丛、树林等地活动后,应重点检查裸露在外的皮肤,避免蜱虫藏匿。如遇蜱虫叮咬,千万不要 “生拉硬扯”。李丘医生建议:“如果想自己尝试拔除,应该先用酒精或者碘伏涂在蜱虫身上,使其麻醉,然后夹住它的头部,用力往外夹,这样才有可能把它完整取出来。”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警惕蜱虫叮咬,确保自身健康安全。
记者:童亮 通讯员:黄洁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