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走进运城市鑫利园果蔬有限公司库房,运城海关查验人员正在用AR眼镜连接运城海关监控指挥中心,由监控指挥中心的植检专家与现场关员一起对该公司的出口苹果实施查检作业。
为解决运城出口水果批次多、企业等待查检排期长、海关查检人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太原海关对传统双人现场查检作业模式进行优化,通过平台开展“专家+现场”的“1+N”组队查检作业,即1名植检专家查验岗人员在海关驻地,应用智能5G+AR眼镜和音视频软件实时连接多个现场查检人员,多组人员同步现场查检,外勤查检作业频次降低50%,查检效能提高3倍以上,企业产品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
“我们正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创新出口水果查检模式,不断提升监管服务效能,从而推动我省果业发展、果农增收。”太原海关动植物检疫处处长张志瑞说。
山西水果主产区地处北纬35度水果生产“黄金带”,适合苹果、梨、桃、樱桃、葡萄等多种水果的种植生产,有“中国北方百果园”之称。山西晋福源果蔬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鲜水果出口的企业,主要出口地是泰国,出口的冬枣、葡萄等新鲜水果价格相对较高,保鲜要求严格。“海关帮我们实现了水果陆运过境第三国出口泰国,我们的水果从工厂到达泰国市场的时间,从海运的13天左右缩减到陆运的6天左右,水果新鲜程度更高,订单也越来越多。”该企业负责人范国强说。
太原海关与云南口岸海关实施输泰水果“属地查检+口岸施封”模式以来,通关时间缩短60%,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输泰水果出口量同比增长468%。为进一步提升山西水果通关效率,太原海关主动对接山西水果主要输出口岸海关,与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海关建立联动监管工作机制,打造“口岸+属地”作业模式,为山西水果经绥芬河、满洲里、塔城、磨憨等陆路口岸出口打通了“最后一关”。
在山西皓美果蔬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选果机旁熟练地完成分拣、套网套、整理、打包等工序。该公司是一家集水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公司,是运城市首家出口水果AEO高级认证企业,加工的水果远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该公司水果出口额约1.7亿元,同比增长40%。
为支持山西“特”“优”农产品出口,太原海关服务靠前,主动提供包括注册考核、对外推荐、AEO认证、原产地证书、国外准入要求培训在内的“一站式”服务,帮扶有出口意愿的水果果园和包装厂快速了解注册推荐要求,获得对外出口资格。2024年,太原海关向14个国家和地区推荐山西8类水果包装厂326家次、果园702家次,帮扶4家出口水果企业通过AEO认证,享受绿色通关便利。目前,全省经海关注册登记的出口水果果园达411家、出口水果包装厂128家,已有14大类、73种水果出口到78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出口鲜水果16.75万吨,同比增长9.3%,其中鲜杏首次出口俄罗斯、阿联酋,冬枣首次出口巴林,苹果首次出口索马里。
“我们将以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提高智慧监管水平,提升服务效能,助推更多山西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为外贸高质量发展贡献海关力量。”太原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
山西日报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