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贾齐/文图
4月15日,走进商丘市睢阳区娄店镇刘各村芦笋生产基地,一垄垄结构紧凑的芦笋沟笔直延伸,笋农闫俊峰和家人将一株株顶土而出的白芦笋,熟练地拔出来,并小心翼翼地放进身边的篮子中。
“这两天芦笋刚开始上市,价钱六七元一斤,比往年价格都要高些,现在每天一亩地能出笋50多斤。”娄店镇刘各村种植大户闫俊义介绍道。

娄店芦笋被评为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也是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娄店是远近闻名的“芦笋种植之乡”,有30多年的种植经验,每年4月中旬开始到6月底是芦笋的集中收获期,芦笋有白芦笋和青芦笋两个品种,其中白芦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营养和食疗功能,因为埋在土里,不晒太阳,白芦笋从外观上看如同象牙一般,因此有着“可食用的象牙”美称。该区以娄店镇刘各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围常庄、王石庄、熊尧、大孙庄、张桥、贾楼等村种植芦笋,发展特色产业。
“今年价格比去年几乎翻了一番,照目前这个价格一亩地相当于去年两亩多地的收入。”闫俊义信心满满地计算着今年的大概收入。
据了解,为解决遇到极端天气,芦笋沟地势较低洼极易造成内涝的问题,娄店镇党委政府主动作为,坚持全镇“一盘棋”思路,组织刘各、常庄、朱庄等村建设水系连通,通沟渠、疏水道,彻底解决笋农的后顾之忧。另外,为拓宽芦笋的销路,娄店镇积极对接外地收购商,提供场地吸引收购商来娄店收购芦笋,同时发展本地电商,带动线上销售,想法设发提高芦笋的市场价格,增加笋农的收入。

娄店镇芦笋产业的成功,是睢阳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睢阳区坚持产业引领,做大做强优质西瓜、辣椒、土豆、上海青、芦笋、黄花菜五大蔬菜优势特色产业,通过政策引领,整合项目等优势资源,加大对以上产业的支持力度,全区农业产业呈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势头。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土地规模化流转。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土地大流转,提高了农村土地规模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支撑。
下一步,睢阳区将继续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推动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