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作为全省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县,遂宁射洪市创新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基层文化服务阵地,加大文化供给力度,全力编织触达城市和乡村各个角落的文化服务网络。

阳春三月,天气转暖。在遂宁射洪市大榆镇芦溪开心谷的露天剧场里,射洪市春苗杂技团联手哈萨克斯坦国家马戏团带来的杂技演出正火热上演。

遂宁射洪市春苗杂技团团长 李仕奉:我们有非遗《顶碗》,我们大榆镇有这个非遗的莲宵、儿童剧《哪吒》那些,我们都会在这个地方呈现。

哈萨克斯坦国家马戏团射洪表演队队长 叶尔泰:演出团有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演员。我们带来了很多丰富的才艺表演,很高兴带来国际化的演出。
建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让群众享有“家门口”的文化空间。在15公里外的射洪市天仙镇社区文化中心,入选遂宁市非遗表演的传统节目《板凳龙》排练正酣。曾经闲置的场地经改造后,已成为容纳川剧、舞蹈、阅读等多元功能的文化综合体。群众文化活动从过去的“将就”升级成了现在的“讲究”。

遂宁射洪市天仙镇同乐汇演唱队队员 刘晓红:老中青都有耍的,都有看的,我们在这表演,锻炼了身体,也得到了一种乐趣。

遂宁射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文静:提档升级全市21个镇文化活动空间,嵌入式地打造了90多处舞台、书台,为群众文化生活提供阵地,全域绘制文化惠民地图。
随着文化生态的持续优化,空间效能的激活让“文化管家”纷至沓来。在位于射洪城区的“朝月集”内,曾经分散在全市各地的20余项非遗技艺被集中展示,形成集研学、参观、体验于一体的“来者名家传习台”。一个个非遗传承人担任起“文化管家”的角色,引导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内涵。

月影文化传播公司主理人 成曦:丰富的场景,丰富的业态,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文化的种子就会通过游客们慢慢播撒下去。
通过“基层组织+文化管家+多个社会组织”的运营管理模式,射洪将文化基因注入城市肌理。这里是射洪城市地标建筑登云楼,楼内简约文艺的“悦读”共享空间明亮安静,市民们既可以在这里品读《子昂诗集》感受盛唐文脉,也能在咖啡香气中参与文化沙龙。

射洪市民 文海燕:以前我们就是爬爬山,爬爬楼就完了。改造以后,这边的空间变得更漂亮了,也有很多的藏书,这种文化空间的打造,就帮助我们更好地在书中“旅行”。
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支撑,射洪创新突破文化服务的形态和理念,通过实施“来者计划”公共文化服务提升行动,让楼宇商圈、社区景区等形态各异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串点成线”,同时千余名文化人才领衔开展文艺活动200余场次。新型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服务体系,实现了对文化服务结构性重塑。

遂宁射洪市副市长 钱洪杰:我们将子昂诗情和舍得酒意两大文化IP深度融入城乡建设肌理,打造“洪潮”文化活动品牌,全年累计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射洪将持续推动城乡公共文化融合发展改革任务,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文化服务示范区,为新时代丘区县域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