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李晟
近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百城千校行”教育活动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峡文化盛宴。
而这,只是今年巴渝文化闪耀全国的第一步。4月14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百城千校行”活动旨在用8至10年时间,走进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百座城市、千所学校,传播巴渝文化、三峡文化、长江文化,以文化为纽带,推动东西部教育资源共享,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绽放新时代光彩。

疏附县第一中学师生认真聆听讲座。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在疏附县第一中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专题讲座、流动展览、非遗互动等多种形式,带领同学们沉浸式感受三峡的自然壮美与人文底蕴,架起东西部文化交融的桥梁。同时,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还为同学们带来了100多册关于重庆历史文化和三峡文化的精品图书,为学校图书馆补充了新鲜血液,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资源。
在《诗行三峡》专题讲座中,博物馆白玉银老师将地理与文学深度融合,以三峡诗歌为线索,串联起从远古文明到当代工程的时空长卷,生动诠释“天下诗人皆入川,行到三峡必有诗”的文化密码。学生们在诗词吟诵中跨越地域阻隔,与李白、杜甫“共游”三峡,感悟中华文脉的生生不息。疏附县第一中学师生认真聆听讲座,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川江号子”非遗互动环节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博物馆的教育员以激昂的号子声为媒,带领同学们化身三峡船工,在“嘿咗!嘿咗!”的节奏中模仿闯激流、搏险滩的动作。拍手、跺脚、呼号的沉浸体验,不仅让非遗“活”起来,更让团结协作、勇毅前行的精神扎根同学们的心中。活动现场欢声雷动,多民族文化在长江号子的韵律中共振交融。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教育员为同学们讲解《壮丽三峡》展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
讲座结束后,师生们在博物馆教育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壮丽三峡》流动展览。该展览以“自然奇观”“历史长卷”“人文古迹”三大板块为脉络,浓缩了三峡博物馆经典展陈精华。师生们驻足于图文展板前,从巫山猿人下颌骨化石的历史印记到三峡工程的现代奇迹,从巴楚文明的璀璨遗存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抒怀,多维感知三峡作为中国名片的壮丽与厚重。博物馆教育员为同学们详细讲解《壮丽三峡》展览,让同学们对三峡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一中学作为一所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边疆学校,此次活动的意义远超文化传播。疏附县第一中学办公室主任李颖老师表示:“百城千校行”系列教育活动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三峡的独特风光,也感受到了三峡的独特魅力。希望这样的文化活动能更多地走进校园,拓宽师生视野。
原稿点击>>
文化中国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百城千校行”教育活动走进新疆-重庆日报